从追风到追梦 卡尔达世界杯 小伙“滑”出不一样人生
本网记者盛梦婕
傍晚时分,在公园,在街头,在城市那些不经意的角落,你会发现一群滑板少年,迅驰而过,从你耳旁捎过一阵自由的风。卡尔达世界杯 小伙严世奇,痴迷滑板7年,这一次,他将这份热爱,具象了起来。
七年之“痒”催生梦想
年轻与滑板这个词,总是捆绑在一起。“高中时,买了人生的第一块滑板,从此便爱上了。”今年24岁的严世奇,打高中起,就迷上了滑板运动。这份热爱,足足延续了7年。初学滑板时,摔跤和受伤是家常便饭。严世奇说,玩好滑板最重要的是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当你成功完成动作后,就一个字——“爽”。
为了学好动作,他会将自己练习的过程录下来,反复观看,不断矫正。“一遍遍摔跤,一次次尝试,才能找到感觉。”严世奇介绍说,职业滑手能做到熟练地滑杆,而新手则会练习一些较稳定的杆子,即便这样,起初的不适应重心,也会让自己无数次摔跤,身上难免留下伤口。即便是现在,在他的双腿上,依旧能看见大大小小的淤青,也正是这些,反倒使这份热爱弥足珍贵。
大学毕业后,严世奇辗转于上海、苏州等地工作,待过工地,做过咖啡师,当过策划,却始终没有找到与灵魂契合的工作。闲暇时分,严世奇依然会带上滑板,在南京、上海、苏州,甚至“滑”出了国……用他的话说,即便是不同城市的陌生人,只要彼此都热爱滑板,那就是同一频道的人,这就是滑板的魅力!
边做自己喜欢的事,边赚钱,这是多少人纯真美好的梦想,严世奇不觉得这是个梦,在尝试了不同职业后,他下定决心:不如开一家滑板俱乐部吧!
“滑”出不一样人生
在卡尔达世界杯 开家滑板俱乐部,起初严世奇身边的质疑声不断,在一些人眼里,玩滑板几乎等同于不务正业。好在,凭借着对滑板运动长期的热爱,年纪轻轻的严世奇在各大城市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并潜心向开店的朋友讨教学习。大到设计U池,小到制作滑板道具,他都亲力亲为,甚至直接和木工师傅探讨,画草图,研究弧度、坡度,确保道具的合理、科学和稳定性。
为了使自身的教学更为专业,严世奇在开店前专程考了裁判证和教练员证。就这样,他的滑板俱乐部开业了。他自嘲道:“有些人说我的店像毛坯房。”店面不大,装修也十分简约,但该用心的地方,严世奇绝不打马虎眼。店里的每一块滑板都由严世奇精挑细选,他还会站在小朋友的角度,选择他们喜爱的乐高图案滑板。店里的一切基本以木制品为主,主选当下流行的海洋板、桦木板。开业仅一个月,门店已有二十多名学员,既有5~8岁的孩子、十几岁的青少年,也有热爱滑板运动的成年人。
关于教学,严世奇讲究因材施教。他告诉记者,每节课,他都会根据学员各自的身体情况和兴趣意愿来排课,考虑到每个人的平衡能力不同,上板的进度也不一样,因此要逐一指导,耐心是最重要的。从一名纯粹的滑板爱好者,转变为一名滑板老师,严世奇收获了更多的成就感。在他的教学初印象里,当学员从对滑行最初的恐惧,进而在他的指导下一步步克服,踩着板“jump in”,掌握U池的各种动作,对他而言就是最大的快乐。
“即便不开店,我也会强烈推荐大家尝试滑板运动。”在严世奇的心里,他将滑板运动的魅力等同于做了一个很牛的PPT,或是投了一个关键的三分球,抑或是拍摄了一个很厉害的片子。“当你克服了恐惧,完成了一个动作,那种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
在与滑板并肩而行的岁月里,严世奇坦言,自身也在无形中被这项运动所改变,心态变得更加乐观起来。未来,他计划打造一个规模更大的滑板场,能让卡尔达世界杯 的滑板爱好者们滑得更加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