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布洲->科普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核心模块安装成功
8月10日清晨,“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玲龙之心”被高高吊起,向着核岛方向缓慢移动。经过近6个小时的安装,压力容器、蒸发器等关键设备一步到位,“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安装工作步入高峰期。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8-11
我科研团队发现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策略
8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世界杯足球交流群 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杨宝峰团队首次发现类泛素化分离蛋白1(CAND1)能够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增强CAND1的功能有望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8-11
长二丙火箭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6星
8月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遥四十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6星。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8-10
变土壤“中间力量”为病害防治中坚力量
土传病害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病原性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侵染植物根系而导致的病害,是限制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防治不当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8-08
AI大脑植入技术恢复患者感觉和运动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最新消息,美国诺斯韦尔健康中心范斯坦生物电子医学研究所开发的人工智能(AI)大脑植入技术已可帮助瘫痪患者恢复其感觉和运动。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8-08
科学家探测到来自太阳的最高能量光
在《物理评论快报》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观察到迄今为止从太阳探测到的最高能量的光。墨西哥高海拔水切伦科夫天文台(HAWC)科学家团队还发现,这种伽马射线比预期的更亮。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8-07
气象科技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华北、黄淮等地刚刚经历了一场极端强降雨过程。本轮强降雨华北地区降雨时间超过72小时,北京有两站累计降水量远超“7·21”特大暴雨降水量……多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8-07
立秋将至 听专家为您说“秋”
8月8日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是否意味着入秋?“晒秋”“咬秋”指的是什么?气象、农业专家为您说“秋”。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8-03
中科大揭示地球地幔运转模式演变
地球自外向内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上、下地幔存在大量物质交换,现有交换速率下地球早期形成的储库难以得到保留,与地球化学观察所得结论相对立。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8-02
15000光年外有个神秘无线电信号
宇宙中有许多“闪光点”:有的借助其他光源发出光亮,有的在大爆炸中一闪而过,有些则发出脉冲形式的闪光——就像灯塔上旋转的灯光。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8-01
神十五航天员乘组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
世界杯足球交流群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31日下午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从太空返回57天后首次正式公开亮相。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8-01
“世界杯足球交流群 天眼”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机制特点
该研究由世界杯足球交流群 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等组成的联合团队完成,在“世界杯足球交流群 天眼”(FAST)“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和多波段观测”优先重大项目支持下,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31
专家解读:强降雨因何“滞留”京津冀
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自7月29日开始,华北、黄淮一带的降水逐渐铺展。29日夜间至30日,北京地区出现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89.6毫米,共有251个站点雨量超过100毫米。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31
用手机即能可视化定量检测农药残留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主要用作杀虫剂、杀螨剂、除草剂和杀菌剂,已成为农药的一大类别。有机磷农药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病、虫、草害,其挥发性强,遇碱失效。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26
国内首台氢能源地铁作业车下线
这台氢能作业车采用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提供牵引动力,设计时速80公里。一次加氢30分钟,即可让该车连续运行32小时。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25
新能源汽车夏季使用常识
盛夏到来,持续高温,雨水变多。夏季天气会给新能源汽车带来什么影响?使用新能源汽车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24
世卫称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甜味食品怎么吃才健康?
世卫组织7月14日宣布,将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列为“可能致癌物”。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24
32亿年前的天然石墨烯现形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8日报道,日本科学家在南非一座地下金矿里的32亿年历史的岩石内,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石墨烯,这将有助科学家们研发出更节能的生产这种材料的方法,以广泛应用于电子等诸多领域。相关论文已在法国里昂举行的戈尔德施密特地球...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21
实验揭示金属可自我修复
科学家们首次目睹了金属碎片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破裂,然后又重新融合在一起。如果新发现的现象能够被利用,它可能会带来一场工程革命。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21
热热热!给你一剂“防暑降温贴”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12
祝融号”发现火星古风场改变的沉积层序证据
“祝融号”在火星又有新发现!基于“祝融号”观测数据,我国科研人员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祝融号”着陆区发现火星古风场改变的沉积层序证据,证实风沙活动记录了火星古环境随火星自转轴和冰期的变化情况。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11
珠峰顶部积雪厚度精确测出
记者从第二次青藏科考队了解到,他们利用雷达剖面测量方法测得珠峰顶部最新积雪厚度为9.5±1.2米。该成果于2023年7月7日发表在国际杂志《冰冻圈》上,为研究极高海拔冰冻圈及珠峰顶部岩石圈动态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数据。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10
算力普惠推动AI在各领域释放潜力
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如何提供更易用、更便捷的算力资源,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10
我国水稻智能育种迈入4.0阶段
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关键,而数字化是种业科技创新的趋势。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07
以柠檬等为主要成分 植物精油类驱蚊剂未必更安全
又到蚊子肆虐时。最近,人类和蚊子在“斗智斗勇”,各种驱蚊产品则在“神仙打架”。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07
盐水冲洗或可减少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
胆总管结石(CBDS)是临床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线治疗手段。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06
今天没出汗,可以不洗澡吗?答案出乎意料
出汗了要洗澡,清爽又舒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基本共识,那如果今天没有出汗,还要不要洗澡呢?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06
不用求助“拍瓜师”,西瓜甜不甜,看这里就知道!
拍瓜师往往通过2~3秒即可分辨出生瓜、熟瓜、过熟瓜、多筋瓜(瓜肉中较多白筋或黄筋影响口感)、坏瓜等类型。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05
极端大气河事件将随温度线性增长
大气河是大气中具有高水汽含量的狭长气流带,它们可以横跨数千公里,是导致极端降水和洪涝灾害的重要来源。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05
小行星撞击后,恐龙灭绝但人类祖先幸存
6600万年前的一个春日,一颗小行星撞击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地面引发的灾难性破坏,导致所有非鸟类恐龙的死亡,这一事件被称为白垩纪—古近纪(K-Pg)大灭绝。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04
多地出现持续高温,都是厄尔尼诺惹的祸?
你是不是也感觉今夏似乎比往年要热得早些?5月,印度、澳大利亚便出现了38℃以上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甚至超过41℃,进入6月以来,我国北方多地气温突破40℃。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感慨:感觉要热到“怀疑人生”了。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04
将二氧化碳“扣”在海底“巨碗”下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CUS)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以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减排的过程。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03
怎样健康吃西瓜?来Get这7个必知问题
西瓜是大部分人夏天最爱的水果,很多人几乎天天都要享用。但是吃西瓜也会带来不少小问题,比如增肥、血糖升高等。很多人担心,隔夜西瓜可能会滋生细菌,继而带来食品安全风险。这里便剖析一下,吃西瓜时必知的那些知识!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7-03
3种橡胶籽提取 有利于改善禽肉品质
“90%以上的橡胶树分布在亚洲,广泛种植于东南亚及我国云南等地区,橡胶籽是天然橡胶种植业的副产物,橡胶籽含油量在40%—50%左右。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6-29
吃小龙虾戴了手套,为啥还是满手油?
夏天的晚餐,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夜市来一顿麻辣小龙虾。戴上手套,揪下虾头,双手前后捏住小龙虾的身体,向外一拉,一尾美味的虾肉就这样露在你面前……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6-21
每天1个猕猴桃,4个好处或与你“不期而遇”
猕猴桃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完美水果,酸甜可口,食用方便。而且它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如果每天吃一个猕猴桃将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好处。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6-21
纳米技术将创造未来药物新样态
“把DNA分子像丝线一样经纬交错,编织出一个信封,折叠进药物‘寄’给肿瘤,只有看到肿瘤才展开,这样不会误杀肿瘤之外的部分。”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6-20
通用认知智能大模型有了能力评测体系
通用认知智能大模型评测体系根据底层认知智能能力的智能涌现对通用认知智能大模型的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通用认知智能大模型的评测标准与评测方法,更科学地衡量通用认知智能大模型各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6-20
选购防晒衣既要看面料又要看颜色
炎炎夏日,防晒衣成为不少人必备的防晒“利器”。不过,最近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为啥穿了防晒衣,还是被晒黑了?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6-19
到2030年代北极夏季可能没有海冰
《自然·通讯》6日发表的一项气候变化模型研究认为,即使在低排放场景下,北极可能早至2030年代就会在9月间没有海冰,比此前的估计早了约10年。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6-19
首个电信网络远程量子中继器节点构建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量子物理学研究团队已成功构建了一个用于电信网络标准波长的量子中继器节点,并将量子信息传输数十公里。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6-01
新技术全天候从稀薄空气中发电
在未来世界,无论人们走到哪里都可获得清洁电力,而通用空气发电效应意味着这个场景可成为现实。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科研团队最新研究表明,几乎任何材料都可以变成一种从湿润空气中不断收集电力的设备,这为清洁电力的获取打开一扇宽阔的大门。这...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6-01
超强DNA修复让弓头鲸远离癌症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2日报道,弓头鲸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哺乳动物,很少受癌症的影响。美国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弓头鲸的细胞似乎能比人类或小鼠的细胞更快速有效地修复DNA,这或许可解释为什么它们能活到200岁以上,且癌症发病率较低。...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5-31
发芽糙米改善2型糖尿病,研究人员分析了原因
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证明食用糙米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但受其粗糙口感的影响,我国居民的全谷物摄入水平较低。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5-31
鱼鸟相伴游:“九曲十八弯”中的生态天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黄河九曲十八弯”,筑成一道道富有诗情画意的黄河风景,讲述一个个回肠荡气的历史故事,这条个性独立鲜明的母亲河,既可以让我们欣赏“黄河落日圆”的优美,也可以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而黄河...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3-05-30
7cnu.com
roserzj.com
fxmcb.com
503173.com
xmphc.com
rigaor.com
zjwtb.com
2824666.com
mrhhjy.com